許達哲: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殷殷囑托,著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
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接受中環報記者專訪: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殷殷囑托,著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
201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湖南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指示,尤其是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岳陽考察時作出“繼續做好長江保護和修復工作,守護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以來,湖南全省上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守護好一江碧水”三周年之際,中環報記者專訪了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達哲。
中國環境報: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歷次到湖南考察,都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請問湖南是如何抓好貫徹落實的?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許達哲:湖南地處長江中游、坐擁“一湖四水”(洞庭湖,湘、資、沅、澧),全省96%以上的國土面積屬于長江流域,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關注,2013年來湖南考察時就要求我們“把生態系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護好”;2018年考察岳陽時囑咐我們“守護好一江碧水”;2020年9月親臨考察時,勉勵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并希望我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這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站位高遠、思想深邃,體現了抓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定力和堅定決心,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對湖南工作的關懷厚愛和殷切期望。我們始終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重大政治責任,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為推動,突出抓整改、抓治理、抓保護、抓建設,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路子。
一是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特別是總書記關于湖南生態環保的重要指示精神,扛牢抓實生態環保政治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每次對湖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后,我們都及時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領導干部會議、專題研討班等深入學習傳達貫徹,引導各級樹牢新發展理念和正確政績觀,自覺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落到實處。特別是2018年4月25日總書記考察岳陽后,迅速召開省委全會審議通過《關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大力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的決議》,相繼出臺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重點工作實施方案、負面清單實施細則等。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后,我們又迅速組織全省上下深入學習、廣泛宣講宣傳,制定下發落實責任分工方案,先后召開兩次省委全會,分別審議出臺貫徹落實《決定》和省委“十四五”規劃建議,旗幟鮮明提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把建設生態強省、美麗湖南作為重要內容。同時,把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情況納入政治建設考察、政治督查、紀檢監察日常監督、巡視巡察、績效評估重要內容,定期開展“回頭看”。
二是堅持把生態環境修復擺在壓倒性位置,統籌推進長江干支流沿線治污治岸治漁。著力把長江岸線打造成為美麗風景線,251個砂石碼頭拆除復綠,取締入河排污口近1000個,退還長江岸線7.24公里,長江干流湖南段監測斷面水質達到Ⅱ類。致力打造大美湖區,以下塞湖矮圍整治為鏡鑒,大力實施洞庭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等十大重點領域、九大重點片區整治,47萬畝矮圍網圍依法拆除,38.6萬畝歐美黑楊清除到位,紙漿生產企業全部關停,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有效控制,去年洞庭湖湖體總磷濃度較2015年下降46.4%。推進湘江保護與治理,累計關停散亂污企業1563家,涉重企業1200余家,湘江干流省控監測斷面水質達到Ⅱ類。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建立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精準識別核定漁民,扎實做好禁捕退捕、漁民社保等工作,做到了應保盡保,基本實現了建檔立卡漁民上岸轉產安置。
三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礦山整治和大氣污染治理,落實河湖長制,加大植樹造林,連續4年發起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去年全省市級城市平均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率達98.4%,縣以上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7.4%,森林覆蓋率達59.9%。2019年全國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湖南省獲評“優秀”等次。
四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廣綠色技術、新能源運用,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粗鋼產能500萬噸,整改退出煙花爆竹企業1241家,關停煤礦539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強2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建設,培育形成了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材料3個萬億產業和14個千億產業。工業技改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6.9%、25.4%,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621家,六大高耗能產業占比下降1.8個百分點。
通過這些年的實踐,全省上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擔當、定力和韌勁體會更加深刻,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感受更加真切,對踐行“兩山”理念、“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自覺更加強化。
中國環境報:湖南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還存在哪些不足?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還有哪些突出問題?
許達哲:近年來,湖南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取得一定成績,但對標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對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的期盼,還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環境污染歷史欠賬較多。湖南是礦業大省、農業大省、人口大省,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任務很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少數重點采礦區、少數湖庫所在縣市區包袱很重,整改難度較大,環境污染問題整改還未到位。全省城鄉環境基礎設施雖已基本建成,但相關管理制度還需完善,綜合效益有待進一步提升。歷次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中,涉及民生問題的環境投訴依然不少。
二是綠色發展的水平還不太高。當前湖南省仍處于工業化中后期和城鎮化加速期,產業結構偏重,清潔能源比例不高,新型產業占比還需進一步提升,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還未廣泛形成。要在既定期限內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推進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建成美麗湖南,我們倍感任重道遠。
三是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還需進一步提升。企業主體責任落實還有不到位的地方,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機制還不夠健全。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噪聲污染防治等方面制度機制還不完善,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多渠道資金扶持等財稅制度建設還有待加強,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還不夠,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有待加強。監測網絡不夠健全,碳排放監測能力不足,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水平不高,綜合執法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重金屬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科技支撐能力不足。
我們感到,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一些突出問題,最根本的還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上存在差距,統籌把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不夠到位。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相統一,以爬坡過坎的決心、扎實有效的舉措、久久為功的定力,加大工作力度,解決突出問題,努力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得更好。
中國環境報: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湖南是如何抓整改的?您認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對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哪些促進作用?
許達哲:2017年4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對湖南省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督察,2018年10月又對湖南省督察整改情況進行了“回頭看”。湖南堅持把接受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抓好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和改進生態環保工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機遇,全力支持配合督察,動真碰硬抓好問題整改。一是突出高位推動、層層壓實責任。成立了省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等議事協調機構,14位省領導分片包干負責,各市縣也相應成立專(兼)職機構隊伍,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上下聯動合力抓的整改工作機制。我擔任省委書記后主持召開的第一次省委常委會會議就是研究長江經濟帶發展,首次調研就前往環洞庭湖三市。在湘工作五年,五下東風湖實地督辦推動洞庭湖區保護與治理,要求各地各部門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抓整改。二是堅持從嚴從實、確保整改質量。對督察反饋的問題實行臺賬式管理,定期調度、會商和通報,定期向市州委書記、市州長、省直有關單位就年度整改銷號任務下發提示函,整改一個、銷號一個,確保問題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責任不落實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按照“污染消除、生態恢復、群眾滿意”的目標,針對21類問題,明確了具體銷號依據和行業標準,加大對地方的技術指導和幫扶,確保整改標準不降低、整改質量不打折。三是強化督察問責、推動常態長效。推動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納入省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治建設考察、巡視巡察、績效評估和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范疇,納入黨委及政府督查重要內容,對整改成效明顯的地區給予表彰激勵,對整改不力的掛牌督促整改并追責問責。目前,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以及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問題,絕大部分已整改到位,有的正在按序時進度推進,同時也有個別問題整改存在標準不夠高、成效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情況。
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不僅是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督察”,更是對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黨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的“政治檢閱”;不僅是強化生態環保責任上肩、任務落實的重要舉措,更是推動解決生態環保領域頑瘴痼疾、加快建設生態強省的重大契機;不僅是利劍高懸、震懾常在的外部壓力,更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相得益彰的內生動力。多一份督察,就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指導,就多一份助力。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對生態環保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一是促進了綠色發展理念入腦入心,二是強化了生態環保責任的落實落地,三是推動了生態領域頑瘴痼疾的整治整改,四是增進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信賴。通過接受生態環保督察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全省上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樹得更牢,對抓保護與抓發展的辯證關系認識更加深刻,關心環保、參與環保、助力環保的氛圍更加濃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共識;進一步壓實了黨政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三管三必須”責任落實,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我們動真碰硬,把督察整改的倒逼壓力轉變為攻堅克難的強大動力,啃下了長株潭生態綠心保護、益陽石煤礦整治等“硬骨頭”。通過抓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和群眾信訪件辦理,順應了人民群眾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增強了人民群眾在生態環境改善上的獲得感,體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價值取向,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厚植了黨的執政根基。
當前,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正在湖南省開展第二輪督察。這次督察正值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4月考察岳陽三周年和去年考察湖南半年之際,對我們進一步把貫徹落實總書記考察湖南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引向深入,又是一次有力促進。我們嚴格按照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的要求,下大力氣解決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4月10日,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湖南的第一個周末,省領導兵分四路,赴株洲、岳陽、婁底、益陽四地,深入現場就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和檢查,以上率下、動真碰硬,推動立行立改、即知即改、真改實改。
下一步,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以接受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為契機,以更高站位更嚴標準更實舉措抓好督察整改、做好生態環保工作,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建設美麗湖南,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筑牢生態底線,以實干實績展現生態文明建設新作為。